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:智駕+智艙解讀 人車家全生態閉環
2021年3月30日,小米集團宣布將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,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,前期投入100億元人民幣。時隔1000多天,小米汽車來交卷這段時間的技術所思所想,涵蓋了電驅、電池、大壓鑄、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5個方面。作為一家科技公司背景的主機廠,相信大家對它的智能化更感興趣,這次我們主要來聊聊小米汽車的智駕和智艙。
在這次小米汽車技術分享會上,雷軍對于小米汽車的智能駕駛的期待是明年進入第一梯隊。并且展示了一段小米首款車型SU7的城區導航輔助駕駛一鏡到底的視頻,細節很多,我們慢慢看。
1、城區NOA
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。小米SU7的感知硬件其實早就有各種消息曝光,這次技術發布會公布了更多細節。
一顆頂置激光雷達、11顆高清攝像頭、3顆毫米波雷達、12顆超聲波雷達,來共同完成對周邊環境的全方位感知。激光雷達來自禾賽AT128,理想系列車型也是用的這顆激光雷達。128線程、153萬點云/秒、最遠探測距離200m。
智駕芯片是兩顆Orin-X(508TOPS),目前主流支持城區NOA的方案。小鵬G6、理想L系列MAX版本車型、極越01、極氪007等等,都是兩顆Orin-X。
當然這是智駕版車型的硬件配置,小米SU7還將會有無激光雷達版本,預計采用單片Orin-X,支持高速NOA功能(全國高速高架)。
開城計劃部分,小米汽車計劃明年年底開通100城的城市NOA,進入到行業第一梯隊?! ?nbsp;
2、不依賴高精地圖
小米智駕采用不依賴高精地圖的方案。雷軍說這段也很有意思,晚入局也有晚入局的好處,沒有踩到高精地圖的坑,直接上BEV方案,有著更快的泛化速度。
小米汽車自研底層算法,BEV+Transformer+占用網絡這些感知算法全部上車,來完成對道路上其他交通參與者的感知。而且這次創新采用了變焦BEV方案,在泊車、城區、高速場景,都有不同的感知范圍,小場景看得細,大場景看得遠,高速場景最遠能達到200米以上。
對于道路上一些異性障礙物的識別(施工工具、改裝三輪車等等),依靠占用網絡來認識他們。不過相比傳統方案,小米汽車這次帶來了一個新名詞——超分辨率占用網絡。怎么理解呢?將世界做到更高精度的還原。
占用網絡就是將世界轉化為一個一個小方塊的空間,其中一個小方塊叫一個體素,類似于像素。這樣一來,我們不需要知道具體物體是什么,只需知道它占據了多少個體素,就知道怎么避讓它。
而判斷占用網絡的能力,看的就是它所將世界切割成體素的渲染精度,體素切割越細、數量越多,對真實世界的還原也就更精準,當然這背后是大算力支持。
比如一個圓柱型的障礙物,如果精度不高,那障礙物占據的空間有可能會更大,車輛要規避,勢必要更大幅度的繞行角度和動作;有時候對于一些小體積的障礙物,還會識別不到,影響安全。而更精細的體素,對障礙物還原也就更精準,小米汽車目前能做到精準識別異形障礙物精度小于0.1m,行業目前普遍在0.2-0.3m。
另外展示的小米道路大模型,其實有點類似于華為RCR2.0道路拓撲推理網絡。都是通過數據驅動、云端AI的大量學習、并根據車機導航信息和現實世界的視覺感知信息,來對道路結構進行推理和腦補,“看得懂路”,這個也是實現無圖的必備能力?! ?nbsp;
3、城區智駕障礙物繞行和避讓能力
這次展示的城區NOA視頻,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這套智駕系統的實力。
首先是由于道路積雪,地面車道線模糊,不過車輛行駛穩定,展示場景中沒有畫龍的情況,這也體現了小米道路大模型的道路拓撲能力;繞行公交車、行人、施工路段、無保護左右轉向場景,體現和道路其它交通參與者的博弈能力,以及對于異形障礙物的識別避讓能力。
另外就是中控大屏SR,對周邊場景以及其它車輛的建模還原相當精細,整體體驗流暢無卡頓,考驗感知和系統算力。
不過這里也發現了一個問題,車道線還原過于穩定流暢,完全沒有無圖方案的邊走邊看所帶來的“偶發抽搐”感。當然,為了保證拍攝效果,這里也不排除這段路線有過提前掃圖訓練,“記了下來”。
4、代客泊車
作為日常通勤的最后一個場景,雷軍這次也展示小米SU7的無人代客泊車能力和智能召喚能力。在泊車部分,展示了小米SU7可以輕松應對各種復雜車位,甚至被譽為老司機殺手的立體車庫。
重點來了,在算法層面,使用了小米自研,全球首次應用于量產車的端到端感知決策一體的大模型方案。是不是聽起來很厲害?
但其實個人認為還有待考量,首先端到端并非傳統的規則類算法,只有場景輸入,后續規控輸出,中間過程完全是黑盒模式,由AI處理,很難糾錯。只有足夠的場景數據支持,系統才能夠學習到更多,“經驗才足夠好用”。但泊車場景單一,遠不如道路行駛時獲取的數據豐富,且這個能泊入和不能泊入的場景,不是規則類算法更加高效穩定嗎?這部分還有待官方進一步的解釋?! ?nbsp;
這次技術分享會也是小米SU7內飾的首次公開亮相,說實話整體布局中規中矩,中控16.1英寸3K大屏搭配56英寸AR-HUD,還給配備了一個可以翻轉的7.1英寸儀表屏(個人認為觀賞意義更足)。另外,后排還預留了兩個小米平板/蘋果平板的磁吸接口,可以進行車控,以此來實現五屏聯動。
車機部分,沒有意外采用了NPU算力30TOPS的驍龍8295,最新的小米Hyper(澎湃)OS上車,手車互聯,小米生態全打通(平板軟件和米家硬件)。
主要看點可以體現在三個部分:
1、無學習門檻,快速上手。車機和小米的手機和平板一樣的操作邏輯,米粉用戶基本不用學習就能快速上手。這次依托于8295強大的NPU算力和GUP渲染能力,將SU7的3D車模做到桌面上,各種功能操作有一鏡到底的連續動效,并且還可以根據現實世界的環境光來調整車輛的背景光,做到和真實世界的同步聯動,操作沉浸感更強。
2、操作快。強力硬件的性能優勢配合Hyper OS的優化帶來了極為迅速的操作體驗。車機急速啟動1.49秒,應用冷啟動速度提升8.8%,跟手響應速度提升10.8%;應用運行滿幀率提升124.6%,地圖操作速度提升34.7%,這部分的感知最為明顯,大大提升了操作跟手性。另外,整車座艙系統整包升級可以3分鐘完成;全車整包升級30分鐘完成。
3、是生態互聯。相信大家對這點最為期待,首先是手車互聯,手機和車機,屏幕共享。音樂、導航、視頻、飛書會議,在手機上沒做完的事,無縫銜接到車上繼續做,而且在車機端也針對性做了適配,可以以全屏的方式呈現,收獲更沉浸的體驗。
小米平板的5000+APP應用上車,后續會逐步接入,使得車機也擁有同平板一樣的豐富生態體驗。
這次小米開發的手車互聯還有一個新功能—手機應用直接Pin到車上,變成車機的原生應用,并且算力共享的還是手機。這也就意味著在當前車機APP豐富度還不足的情況下,你可以利用車機的大屏優勢,享受手機的功能體驗。不過相比于魅族的Flyme Auto,Hyper OS應用上車后,功能界面的位置不如前者靈活,Flyme Auto能夠使用小窗或者小小窗,飛指擺放到屏幕的不同位置。
最后就是米家生態的硬件,同賬號可以無縫上車。中控大屏四周有接口,可以支持硬件拓展;中控臺可拓展;座椅背后可拓展,實現多屏互聯。另外還和第三方廠商合作,支持硬件接入,比如兒童安全座椅,在安全帶未扣合的時候,會通過車機提示,還可以通過后排的拓展屏幕觀察孩子的情況。
蘋果產品用戶也被貼心的考慮到了,無線CarPlay也是支持,甚至后排接口還支持iPad上車,可以進行車控,這下蘋果用戶也沒有拒絕的理由了。
小米SU7加入后,小米全新戰略“人車家全生態”形成了閉環,逐步完成了全場景體驗。最后關于大家期待的價格,雷軍在發布會上表示9萬9是不可能的,14萬9也是不可能的。小米SU7定價確實會有點貴,但貴肯定會有貴的道理,在體驗上一定會超過大家的預期。當年騎車幾百公里來北京798藝術園區參加小米第一個發布會的小伙子,如今應該也到了有能力買車的年紀,期待雷布斯對米粉的回饋。
>>點擊查看今日優惠<<